9月16日,六房村駐村扶貧隊工作人員黃昌銳把5845元現金交到韓友蘭夫婦二人手中時,兩人喜笑顏開,而一個月前,兩人還在為今年的板栗滯銷而一籌莫展。
楊開金與韓友蘭
六房村村民楊開金、韓友蘭夫婦是荊門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宋慧瓊的包聯貧困戶。韓友蘭今年60歲,10年前為給患肝癌的丈夫治病,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可最終,丈夫還是因病撒手人寰,韓友蘭的生活也陷入困境。
幾年前,韓友蘭和同村殘疾人楊開金走到一起,兩人雖都是貧困戶,但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種植了油茶和幾十畝板栗,2018年成功脫貧,生活漸漸有了盼頭。
今年,為了采摘板栗,楊開金夫婦二人被馬蜂蟄了滿臉的包,眼睛腫得無法睜開。為了省錢,楊開金開著代步車送妻子到鎮上掛了三天吊針,自己卻靠擦清涼油緩解疼痛。
楊開金夫婦采摘的板栗
由于今年雨水多,板栗產量相比去年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受市場行情影響,商販上門收購的價格還比往年低了許多,而若不及時賣出,板栗又極易生蟲,更加無人問津,兩人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8月17日,宋慧瓊在入村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這一情況,與一同前去的幾位同事當場就買下了楊開金夫婦采收的30斤板栗。與此同時,在我市交通系統刮起了一陣“板栗風”。
“脫貧驗收正當時,板栗成熟待認購!”的文章不斷在微信群、朋友圈轉發、擴散。你10斤、我5斤,不一會兒,大家就認購了近200斤,一些愛心企業更是一次性解決了數百斤板栗,眼瞅著板栗有了銷路,宋慧瓊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9月份,板栗成熟進入高峰期,宋慧瓊再次化身板栗“形象大使”,又在朋友圈“賣”起了板栗。由于第一次運回的板栗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評,這一次,訂購板栗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不僅自己食用,還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更有遠在北京、上海的愛心人士積極認購,很快,450斤板栗又找到了“主人”。
楊開金夫婦二人正在使用板栗脫苞機去殼
這可忙壞了楊開金夫婦二人,兩人顧不上休息,抓緊時間采摘,連夜挑選去殼,為此,綠林鎮扶貧辦還為楊開金免費提供了一臺板栗脫苞機代替人工去殼,大大提高了效率。“以前我一個人剝一夜,只能給大約300斤板栗去殼,如今有了這個機器,300斤板栗只要2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去殼。”韓友蘭樂呵呵地說。
截至9月18日,愛心認購板栗累計2700斤,價款13500元。韓友蘭告訴記者,去年板栗雖然豐收,但他們兩人忙不過來,需要請人剝刺殼,一斤0.5元。雖然收了四五千斤板栗,賣了1萬7千元,但除去人工花費,只落了零頭。而今年,雨水雖多,板栗減產,只收了3000斤,實際收入反而比去年更高。
“今年商販收購的價格只有2塊錢到3塊錢一斤,宋書記幫我們賣出去的是5塊錢一斤,還自己掏油錢,免費幫我們拖運送到買家手里,真的非常感謝宋書記,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楊開金非常激動地告訴記者。
面對楊開金夫婦二人的感謝,宋慧瓊卻說:“楊大哥是我負責的幫扶對象,幫助他們是我們‘交通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最應該感謝的是那些看到我發的朋友圈主動認購板栗的愛心人士。有出租車司機、公交車司機,還有80多歲的夏賢華老人,還有北京、上海、廣東、武漢的朋友,各單位各界的親朋好友,他們才是最應該感謝的人。”(記者 蘇鵬飛 阮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