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家屬區。
社區文明,城市文明。讓創城深入人心,讓變化實實在在,我市以社區為陣地,以文明為號角,創城戰略布局環環相扣,環境整治氣勢如虹,主題活動亮點紛呈,吹響了全民共建、合力攻堅的“集結號”。當前,社區已成為延伸創城工作廣度和深度的重要突破口。
昨日9時許,記者走進泉口社區了解這里的創城變化。泉口社區東起金龍泉大道以西,南至泉口路,西臨象山大道,北抵泉口一路,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這里常住居民約7000戶,轄區內有眾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較為復雜。
記者跟隨社區主任朱曉璐首先來到荊門技師學院家屬院內,這里干凈整潔,墻面上布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今年,小區還重新刷黑了一條道路,原來的坑洼路面不見了,道路特別干凈,只有偶爾飄落的樹葉。“這是一個不太大的小區,我們往前面走,去看一個大點的小區。”說話間,記者來到泉口路花園巷小區。這里共有46棟537戶居民,是上世紀90年代私人開發的房子,由于歷史原因,以前道路坑洼、污水橫流、垃圾雜物堆積如山、停車不規范等問題較為突出。自我市開展創城工作以來,泉口社區積極對接改造,目前小區環境變好了,住戶們進進出出,個個臉上神采奕奕。
朱曉璐介紹:“記者同志,你快來看,這個34號樓,很干凈吧。前面的32號、30號也很干凈。這里的樓外墻我們全部粉刷了一遍。”順著朱曉璐指的方向,一眼望去,絲毫看不出陳舊老院的影子。今年夏天,東寶區政府聯合城管等相關單位對花園巷小區進行立面整治,這里的房子外墻均被粉刷一新,白的、黃的、藍的,色彩亮麗。
“過去,這個院子破破爛爛的,大家垃圾亂丟,雜物一個比一個堆得多?,F在,又像新建的小區一樣漂亮了。”在這里住了10多年的居民陳先生說。
自創城以來,泉口社區一直在扎實開展工作。前不久,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家屬區剛剛被修整一新,算得上是社區的得意作品了。以前該家屬區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小區路面損毀嚴重,樓道雜物、垃圾多,居民經常抱怨。
今年,社區聯合相關部門,針對居民反映最強烈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下水管網堵塞、垃圾成堆等“頑疾”進行規劃改造,徹底根治了衛生死角和污水外溢、臭氣熏天。隨后,社區對小區道路進行重新刷黑、栽種樹木,對舊樓道全部粉刷一新,并規劃了停車位,補設了晾曬區等公共配套設施,讓居民在家住得舒心。
居民們紛紛表示:“現在下樓就像逛公園,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為了保持小區改造成果,社區積極聽取百姓意見,為小區設立了門禁。改造后的家屬小區,路暢景美,成了居民心中溫馨的幸福家園。
變化不僅僅發生在上述這些小區,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泉口社區發動下沉黨員、包聯單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對轄區所有點位不間斷地進行環境衛生整治。下沉黨員包樓棟,通過領任務包樓棟的形式對小區樓棟進行全面清理,清除樓道衛生死角、牛皮癬、樓梯扶手和窗臺的灰塵等。社區還帶領志愿者常態化對轄區背街小巷、居民點進行拉網式巡查、不間斷整改,清除小廣告近萬個,清理亂堆的垃圾雜物數百車。此外,社區還修補破損路面、粉刷修補污損墻面、安裝樓道燈、建設集中晾曬區、規劃停車位等。
誠然!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追求,還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在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泉口社區注重小區細節方面的打造,攜手轄區居民不斷前行,讓社區不斷煥發出新活力,讓美麗成為了社區的鮮明符號。市民享受到了創城帶來的美麗果實,品嘗到了美麗生活的多姿多彩……
結束語:文明是一座城市進步的標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我市追尋創城夢想的3年,實現了“面子”“里子”“靈魂”和“品質”的大蝶變。
自9月9日起,記者走進我市部分社區,采訪創城帶來的巨大變化,采訪中感受到城區面貌一天一個變化,社區時刻都在上演蝶變,迄今為止共刊發6篇稿件。
欣看今日之荊門,路暢街美、滿目蔥翠,斑馬線前見文明,志愿服務有溫度,各行各業見風度,一個個社區“舊貌換新顏”,一張張笑臉寫滿幸福和快樂。
創城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市將繼續秉承創建為民惠民利民初心,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努力建設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荊門晚報記者 胡于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