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體育局公布了2020年度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項目名單,我市23個項目入選,項目數及資金居全省首位。據統計,市文旅局共爭取湖北省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項目106個,項目資金6732萬元,建成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項目106個,安裝全民健身路徑1354套、農體工程173套,營造了市有運動公園、縣有龍頭場館、鎮有健身中心、村有文體廣場,健身設施觸手可及的良好局面。
市人大常委會述職評議工作組關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魯海兵述職評議的調查報告指出:一方面部分小區、公園沒有體育活動用地和標準體育器材,另一方面公共體育設施開放程度不高,絕大多數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沒有對外開放,我市群眾健身與場地設施供需不足的矛盾較為凸顯。此外,體育器材的日常維護和管理不夠,器材閑置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為此,我市出臺了《荊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打造運動休閑之都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打造城市“15分鐘文體活動圈”的實施意見》,著力構建公共體育設施體系,投資新建了京山市體育場、東寶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羽毛球館和游泳館、沙洋縣體育館,維修改建荊門市體育文化中心游泳館、荊門石化體育館。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設施建設,興建掇刀百盟慧谷綜合體、漳河新區極客公園體育場、東寶區三三〇游泳館等一批體育場館設施。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體育場地達到3626個,其中大型公共體育場館13個、足球場249個、網球場212個、健身步道32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7平方米,基本形成“15分鐘健身圈”。
在《荊門市推進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實施方案》中,明確開放范圍,規范開放標準,建立開放制度。由政府投資興建的室外場地免費開放,室內場地場館低收費開放。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興建的體育場館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的情況下,實行有條件定時向社會開放。政府投資興建的體育場、體育館及附屬設施每周向社會開放不少于35小時,大型體育場館每年免費開放達345天以上,周平均開放70小時以上。在“荊門文旅云”平臺上,智慧場館也已上線運行,可一鍵查閱周邊健身地圖,進行場地預約,群眾健身更加便利。(記者章輝 通訊員劉奇)